那在国企安稳混到退休就是痴心妄想!国企不是稳定的代名词最近看到国务院国资委发了国企清退人员新制度,不知道多少国企人的天要塌了;9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表示:国企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要在更广、更深上下功夫;国企到2025年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防止只有制度,没有动作,原则上今年年底前就要真正行动起来。以前也有末位淘汰但真正贯彻执行的国企还是寥寥无几,现在看来是动真格了;出此制度的背后究竟是从相马到赛马的转变,还是因为随着经济下行,连国企也赚不到钱了?将清退制度抬上桌面,确实可以清退一批国企蛀虫;要知道国企有太多混吃等死的人了,钱没少拿,活却没干多少,只是不知道末位淘汰究竟是淘汰没关系的还是淘汰没能力的?一般来说,国企普遍规模都很大,但管理岗就那几个坑位,所以说很多时候就算你足够优秀、努力,也不见得就可以升职加薪;毕竟萝卜不拔,坑就永远空不出来。可以预见,此制度一出,上至国企,下至私企,都有了合法清退的名头了;说白了,不管国企还是私企,都在把打工人往更内卷的深处赶。好日子就只有几年这两年几乎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搞末位淘汰,加班、一人干多人的活正在成为常态;八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几乎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面上相比二十年前我们不是变得更富有了吗?为什么频频开倒车?真的感觉好日子好像就只有那几年,那几年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日进斗金,遍地都是赚钱的企业,个人的工资、双休也有保障;但过了那几年,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每个赚钱的小领域都挤满了人,利润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很多人就把目光转向了转型,但你觉得从你深耕了许多年的行业转到一个陌生的行业真的能赚到钱吗?不亏钱就不错了,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当下的环境下,能守住口袋里的钱,维持现状不亏钱就已经跑赢99%的竞争对象了。整个社会,都将要付出“沉默成本”环境越差,求稳心态就越盛行,内卷就越激烈;表面上看是社会面上巨大的债务负担,但实际上却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沉默买单;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我们想招28岁以下的,能接受无偿加班的......类似的企业越来越多,可是打工人却越来越沉默,除了一次次妥协,毫无办法;看到有保险机构还推出了996奋斗无忧险,最高可赔付60万,包括猝死、意外和救护车的费用;广告词是:无畏加班,来份熬夜险为梦想加点油!这一背刺打工人的保险也将其背后的保险公司推上风口浪尖,骂声一片,然而该公司却回应:确有此险,但没写996!那一刻,打工人被物化得彻彻底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